在钣金加工中,折弯机的设置时间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。通过优化工艺规划、模具管理、设备应用和操作流程,可显著减少停机调整时间。以下是具体策略及实施方法:
一、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
统一工艺参数数据库
建立常用板材(如不锈钢、铝板)的折弯参数库,包括下压力、速度、模具类型等,避免重复调试。模块化模具系统
采用快换模具组(如液压夹紧模具),更换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-5分钟。自动模具识别技术
为模具安装RFID标签,折弯机自动读取参数并匹配程序(如角度补偿值)。CAD/CAM无缝集成
将设计图纸直接转换为折弯程序(如通过Delem DA-66T系统),避免手动编程误差。区分内部与外部作业
内部作业(需停机完成):模具安装、压力校准 → 通过标准化工具(如扭矩扳手)缩短至10分钟内。模具预置与并行操作
设置模具预装台,提前排列下一工单所需模具组。折弯顺序优化
采用“Z型折弯”策略,减少板材翻转次数(如从5次降至2次)。防错工装与标尺
安装机械限位挡块或激光定位线,快速确定折弯线位置。分级技能认证
初级操作员:掌握标准件快速设置(15分钟内完成);可视化操作指南
在设备旁张贴快速设置流程图(如换模7步法),降低依赖经验。伺服电动折弯机
相比液压机,电动折弯机的后挡料定位速度提升50%,重复精度达±0.01mm。机器人折弯单元
集成6轴机器人自动上下料+折弯,设置时间集中在程序切换,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。传统方法 | 优化方案 | 时间节省 |
---|---|---|
手动编程+试折(30分钟) | CAD直接生成程序(5分钟) | 83% |
液压夹紧换模(25分钟) | 快换模具组(4分钟) | 84% |
人工测量定位(8分钟/次) | 激光自动定位(1分钟/次) | 87.5% |